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空间科学学报 > 2009年2月13日EUV波现象数值研究

2009年2月13日EUV波现象数值研究

空间科学学报
Chinese Journal of Space Science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结合STEREO卫星的观测和三维磁流体力学数值模拟方法,采用WSO(Wilcox Solar Observatory)磁场数据和势场源表面模型建立日冕初始磁场,并在日面活动区加上时变的压强扰动,对2009年2月13日05:35 UT爆发的CME-EUV波(Coronal Mass Ejections-Extreme Ultraviolet wave,日冕物质抛射-远紫外波)事件进行研究.从COR1/STEREO-A图像判断,此次CME前沿速度约340km.s-1,角宽度约60°;分析EUV1/STEREOB195 A的差分图像,可以看到,环形亮环波前从活动区向四周传播,亮环波前后面是日冕暗化区,取四个方向的波前位置进行线性拟合可知,该EUV波速度为247 km.s-1,数值模拟得到的EUV波速度为245 km·s-1,将计算结果采用IDL可视化后可以看到明显的亮环和暗区结构,数值模拟结果与卫星观测相一致,表明该EUV波现象是快磁声波.
【关键词】 日冕物质抛射; EUV波; 磁流体力学; 数值模拟;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4125,41074120,41131065,41121003);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EW-QN510)共同资助
引言:

【引言】日冕远紫外光谱常观测到被称为E U V /EI T 波的大尺度扰动现象l,一22,某些时候扰动能波及整个日面. E U V /EI T 波通常表现为一个明亮的环状波前和随后的日冕暗化区(d im m ing) 的运动, 典型的di m n in g 演化时间需要一个小时, 代表该区域存在密度下降, 损失的物质提供给c M E. 亮环波前在弱磁场环境中往往呈圆环形在太阳表面传播, 传播范围广, 甚至能覆盖整个日轮, 其波前遇到强磁场区域(活动区或冕洞) 常常会偏折或停滞. K las se n 等[s] 的统计显示, EI T 波典型速度为170 !35o k m #s一-, 平均2 7I km #s一-,只有M oreton波典型速度(l000 km ,s一-) 的1/4 左右. E U v 波和M or et on 波常被认为是同一波动现象在不同区域的表现形式 , 观测的E u v /EI T 波事件中有的E U V波在传播过程中速度衰减!7一81, 有的在传播中加速侧, 还有的在传播中速度几乎不变{, "一0). E u v波事件与c M E 事件密切相关 E uv /EI T 波现象与l 型射电暴的联系紧密, K lassen 对1997年的21 个五型射电暴统计结果显示, 其中的19个(90 .5% ) 都伴随有E IT 波现象. E U v 波一般发生在日冕底层1! Z R , 处.

作者:
章磊;郑惠南;廖炽坚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