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 县域单元乡镇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时空差异研究—以邳州市为例

县域单元乡镇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时空差异研究—以邳州市为例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Territory & Natural Resources Study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以江苏省邳州市为例,构建乡镇经济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2000、2005和2008年邳州市乡镇经济综合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并用动态度模型测度2000年至2008年各乡镇的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时空变化情况。研究发现邳州市乡镇经济综合发展水平的现状空间格局总体呈现反"L"形,空间结构呈现"点-轴"结构,发展等级呈现典型的"橄榄球"型;其时空演化的趋势是邳州市乡镇"橄榄球型"的经济结构模式逐步形成。
【关键词】 乡镇经济; 综合发展水平; 因子分析法; 动态度; 时空差异;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7JA790110)
引言:

【引言】改革开发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态势一直良好,人均GDP 从1978 年的381 元增加到2010 年的2.99 万元。与此同时,我国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发展发展差异也相应的拉大,2010 年经济最发达的上海人均GDP 为87829 元,是人均GDP 最少的贵州省12096 元的7 倍多。经济发展差异过大的现象不仅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影响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近年来政府部门和学术界对经济发展差异问题给予高度关注,国内外经济学和地理学的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我国不同时期不同尺度的经济差异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但在研究的尺度上,已有研究绝大多数集中于国家层面探讨省际、区域之间的宏观经济差异,省内、区域内县域尺度的经济区域差异研究;在研究指标的选取上,大多数研究都采用单一的人均GDP 指标来表示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对多指标的经济综合发展水平的研究甚少。随着研究主题的微观化和深入化,近年来,有少数学者开始关注乡镇或者更小尺度的村域经济差异研究,研究的指标也逐步综合化、复杂化,但对于县域单元乡镇尺度的经济差异动态研究缺乏,对其经济综合发展水平的差异研究更少。细化研究区域能够更详细的反应经济差异情况,对小尺度地域经济发展综合能力的研究有利于我们综合把握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鉴于此,以江苏省邳州市为例,尝试在对乡镇经济综合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的基础上,对县域单元的乡镇经济发展时空差异情况进行探索。

作者:
刘雅萍;孙德芳;丁丽娜
作者单位:
江苏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