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 基于遥感影像的湖北省天门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

基于遥感影像的湖北省天门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Territory & Natural Resources Study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以湖北省天门市1997和2008年的两期TM影像为数据源,利用RS和GI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提取土地利用信息,并进行叠加分析,得到土地利用类型面积转移矩阵,最后进行土地利用变化的状态和趋势分析,并对造成这种变化的驱动因素进行探讨,为今后更加合理利用土地和相关土地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决策支持。结果表明,1997-2008年间,耕地减少2773hm2,占总面积的比重减少了1.1%;各类建设用地总计增加了5566hm2,比重增加2.2%;水域减少1107hm2,林地增加了773hm2,其他土地减少了2460hm2。流失的耕地中,绝大部分被建设占用或转为鱼池坑塘。建设用地的扩张占地中,耕地被占77.83%,林地被占19.8%。其他土地主要被开发为耕地和林地,各占48%和39%。城乡工矿用地的变化强度最大,对区域的影响最大。天门市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强度为0.456,属于变化强度弱的区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综合趋势和指数为0.640,属于变化较不平衡的地区。
【关键词】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地理信息系统; 遥感; 天门市;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GIS的快速城市化地区城市扩展空间预警研究——以深圳市为例(71073116);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引言:

【引言】江汉平原地处长江中游,地势平坦,湖泊密布,河网交织,堤垸纵横,在土地利用构成中耕地占绝大多数,比重接近70%,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20 世纪90 年代以来,随着区域人口逐步增加和经济快速发展,江汉平原的土地利用发生了巨大变化。研究江汉平原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于探寻经济发展和耕地保护兼顾的可持续土地利用模式具有积极意义。目前江汉平原土地利用变化的总体特点在全国性的研究中有所概括,但是仍需要深入研究。

作者:
刘凤莲;林爱文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武汉大学地理信息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