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引言】对于1949 年后留在大陆的鸳鸯蝴蝶派作家,学界极少注意。推其原因,大约受刘扬体影响。刘先生以为,“随着旧制度的崩溃,新中国的建立,旧的生活土壤的根本改变,新的文化和文艺政策自上而下的贯彻,不仅‘鸳鸯蝴蝶派’,所有以旧式的传统章法、语言写作,缺少新思想新气象的通俗文学,都一起结束了它们在祖国大陆上的存在。”①这种判断不太准确。其实,建国后不但鸳鸯蝴蝶派作品以各种形式长时间“残存”,而且鸳鸯蝴蝶派作家也多数仍以笔耕为业。虽然成绩未必可以高评,但作为一个曾经风云际会的文人群体,鸳蝴派在建国后十七年间仍然存在。其“流风余韵”直到六十年代后期才彻底消失。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