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资源科学 > 北京市水资源短缺风险等级评价与预测

北京市水资源短缺风险等级评价与预测

资源科学
Resources Science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本文利用1979年-2009年的北京市水资源相关数据,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筛选出主要水资源短缺风险因子;用模糊聚类分析法对水资源系列进行聚类;用灰色系统GM(1,1)法预测2010年-2015年的水资源短缺风险,将结果进行模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降雨量、常住人口、第三产业及生活等其它用水量与北京市水资源短缺的关联度较大。在1999年之前,北京市水资源风险主要处于中等以及较低的等级。1999年之后,北京市的水资源风险基本处于较高的等级。在丰水年条件下,2010年-2015年北京市水资源风险处于较低等级;在平水年处于中等等级;在枯水年和极端枯水年,将处于较高风险甚至高风险等级。2014年后,南水北调工程引水入京将有效缓解水资源短缺状况,使水资源短缺的风险降低一个等级。
【关键词】 水资源短缺风险; 灰色关联分析; 模糊聚类分析; 灰色系统GM(1,1); 北京市;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171032);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编号:2012CB955304)
引言:

【引言】近年来,北京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200m3,仅为全国人均的1/10,世界人均的1/40,属重度缺水地区。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北京市发生多次严重的水危机。1999年以来连续13年干旱,降雨量常年在500mm以下,已经进入枯水周期。北京市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区域用水需求仍将旺盛。上游地区用水量增加导致北京入境水量的减少,及流域的下垫面的变化显著减少了产流量,北京水资源面临严重短缺风险。因此,如何科学辨识北京市水资源短缺风险因子,客观评价水资源短缺风险水平,预判不同水平年风险情景,划分风险等级,对有效规避风险及其危害,改进相关水资源规划、区域发展规划等政策和决策,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
廖强;张士锋;陈俊旭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