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广东社会科学杂志 > 唐代南海交通与佛教交流

唐代南海交通与佛教交流

广东社会科学杂志
Social Sciences in Guangdong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海洋是沟通世界各国的重要通道,是不同国家、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海上航路把世界文明的发祥地如埃及、希腊、罗马、波斯、印度、中国以及美洲联结在一起,对人类文明进步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唐代"广州通海夷道"成为东西方佛教交流的最重要孔道,不少高僧大德循海陆两路往来于中土、天竺之间,由海路者多取道交、广,循着四通八达的水陆交通网络,通往长安、洛阳和其他通都大邑。求法僧人在天竺诸国礼胜迹,取佛经,研佛法,转辗于室利佛逝、诃陵等东南亚国家,最终回到中土,潜心研修,翻译佛经,为弘扬佛法作出卓越贡献。 更多还原
【关键词】 广州通海夷道; 求法高僧; 佛教交流;
引言:

【引言】古代东西方交通有陆路和海路两途。陆路东起自渭水流域,向西通过河西走廊,经过西域诸国抵达地中海地区,转达罗马各地,也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 也有取道海上者,由华南沿海港口西航,亦即海上丝绸之路; 或经由滇、缅通道过缅甸南部,入印度洋; 或由中亚转达印度半岛各港再由海道西运。

作者:
李庆新
作者单位: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