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资源科学 > 基于生境等价分析法的胶州湾湿地围垦生态损害评估

基于生境等价分析法的胶州湾湿地围垦生态损害评估

资源科学
Resources Science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评估湿地围垦的生态损害,对目前迫切需要制定的海洋生态损害补偿政策以及生态修复计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针对黄海胶州湾湿地围垦,运用生境等价分析法,完成了围垦湿地的生境受损量、补偿量及补偿面积的评估。结果显示:1988年-1997年期间,胶州湾湿地围垦面积约为2264hm2,生境损害程度为54.5%。假设通过人工种植沼泽植被来修复受损湿地生境,且修复生境所提供的服务等于受损区域的生境服务,则修复工程的规模为358hm2,才能达到补偿受损湿地生境服务水平的目标。进一步参照不同类型海洋生态系统的平均公益价值标准,该围垦规模的生境服务损害成本约4264万元/年。
【关键词】 生境等价分析法; 围垦; 湿地生态损害; 修复补偿; 胶州湾湿地;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围填海造地资源 环境价值损失评估及补偿研究”(编号:12BJY064);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发展研究院资助项目:“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损失评估与补偿研究”(编号:2012JDPY03);青岛市软科学项目:“青岛市蓝色经济区建设的海洋资源承载力研究”(12-1-3-84-(37)-zhc)
引言:

【引言】滨海湿地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生产力最高、最具价值的生态系统之一,同时,滨海湿地是受陆地、海洋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具有典型生态边缘效应的地带,也是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的区域。近年来,随着我国沿海地区港口、修造船、电力、石化等临海工业的大规模建设,滨海湿地面临围垦以增加土地供应的压力。研究表明,围垦对潮滩湿地的生物多样性影响显著,大型底栖动物的生物多样性指数均降低,尤其以围垦圈淤的堤内湿地生物多样性指数最低;围垦还能导致浅海或湾内的水动力环境改变,纳潮量减小,海水自净能力下降。评估滨海湿地围垦的生境损害,计算受损程度和补偿量,实施生态修复或生态损害的货币补偿,是控制围垦规模、保育湿地生态系统的技术依据。

作者:
李京梅;王晓玲
作者单位:
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