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自然资源学报 > 太湖流域下垫面改变与气候变化的响应关系

太湖流域下垫面改变与气候变化的响应关系

自然资源学报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运用两种NDVI数据集(Pathfinder AVHRR和SPOT VEGETATION)和卫星遥感数据,采用3S技术,通过人机交互式目视方法解译出1979、1984、2000和2009年太湖流域的土地利用数据,结合1956—2007年太湖流域主要气象站点的气象资料,研究了太湖流域下垫面(NDVI和土地利用)变化与各主要气候因子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①近30 a太湖流域NDVI变化呈先增后减的趋势,空间上呈由东北向西南递增的趋势,浙江省区域植被覆盖较好,其次为苏锡常镇地区,上海植被较为稀少;②太湖流域耕地面积显著减少,城镇用地显著增加,林地与草地呈缓慢增长趋势,其中上海和苏州城市化进程速度最快,其次是无锡、常州,而杭州、嘉兴、湖州和镇江城市化进程较为缓慢;③20世纪80年代初期太湖流域出现显著的增温,并在近20 a增温幅度显著增加,平均相对湿度呈波动下降趋势,其下降速率为-1.25%/10 a,近50 a降水总量呈现小幅上升趋势,但近20 a降水量呈减少趋势,速率达到-37.31 mm/10 a,日照时数呈现下降趋势,其下降速率为-56.66 h/10 a;④与太湖流域NDVI变化响应最为显著的气候因子为气温,其次为平均相对湿度以及日照时数,降水总量与NDVI的相关性比较弱;⑤城市化进程迅速的地区相较于城市化缓慢的地区,其增温更快、相对湿度降幅更大、降水量增加更为缓慢,日照时数减少越快。
【关键词】 下垫面改变; 土地利用; NDVI; 气候变化; 太湖流域;
【基金】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基于环境一号等国产卫星的环境遥感监测关键技术及软件研究”(2008BAC34B07-03,2008BAC34B01-2);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08ZX07528-005)
引言:

【引言】下垫面类型的改变会影响地球表面热量和水分的分配,从而导致局地或者更大范围的气候变化。近年来许多学者对土地利用变化、植被指数( NDVI) 变化与气候变化的关系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如黄奕龙、陈利顶等研究了黄土丘陵地区下垫面的变化对土地利用以及气候的影响[1],杨续超、张镱锂等分析了中国地表温度变化对土地利用以及覆被变化的影响[2],周淑贞研究了上海地区城市化对气候的影响[3],刘娇妹等分析了北京地区不同下垫面对气候的影响[4],S. K. Jusuf 等分析了新加坡土地利用变化对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5],J. L. Weiss 等分析了新墨西哥州不同季节及年内植被与气候的相关性[6],Fabricante 等分析了巴塔哥尼亚北部地区NDVI 与降水量之间的关系[7],宋怡等利用NDVI 数据分析了中国寒旱地区的植被生长状况及其对各种气候因子的响应关系

作者:
纪迪;张慧;沈渭寿
作者单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遥感学院;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环境保护部环境卫星应用中心;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