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中国农村经济 > 中国西南贫困山区农户食物安全、健康与公共政策—基于贵州普定县的调查

中国西南贫困山区农户食物安全、健康与公共政策—基于贵州普定县的调查

中国农村经济
Chinese Rural Economy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本文基于采用3d—24h膳食回顾法对贵州省普定县8个自然村的全户调查数据,运用联立方程组,分析了贫困山区道路、季节性饮用水缺乏对农户营养、健康的影响,以便为解决住户层次的食物安全问题提供新的实证依据。本文主要发现有三点:第一,在调查地区,尽管农民的基本温饱已经能够得到基本保障,但是,其营养结构还是不太合理,蛋白质摄入量普遍不足,膳食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第二,尽管道路和饮用水条件的改善对农户人均收入提高有显著影响,但是,收入对蛋白质摄入量影响不显著;第三,居住地到县城的距离以及农户的收入水平对其膳食多样性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食物安全; 贫困农户; 西南山区;
【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公共政策与政府贫困”(批准号:705250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通胀背景下贫困地区农户食品消费、营养均衡及其保障研究”(批准号:70803052);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项目“贫困山区农户饮用水、道路对其食物安全水平的影响——基于贵州普定的实证分析”(批准号:11YJC790195)的资助
引言:

【引言】食物安全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包括世界食物安全、国家食物安全、地区食物安全、家庭食物安全、个人食物安全等多个层次。不同层次的食物安全,其主要影响因素也各不相同。中国是人口大国,食物安全在中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长期以来,中国学者主要关注食物供应的充足性,即国家层次上的粮食可获得性问题(例如马晓河,1997;谭向勇,2001;陈永福,2004;张红宇等,2002)。虽然提高粮食供给能力对于增强食物安全水平非常关键,但食物总量供给充足并不代表个体就一定能获得充足的食物(Borton et al.,1991)。即使是在食物供给充足的国家,由于微观个体食物获得能力不足,也会存在微观层次上的食物安全问题。

作者:
王兴稳
作者单位:
扬州大学商学院; 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