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经济问题探索 > 泛长三角区域工业定位研究:基于结构与集聚的视角

泛长三角区域工业定位研究:基于结构与集聚的视角

经济问题探索
Inquiry into Economic Issues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以沪苏浙皖为范围的泛长三角区域已成为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掌握泛长三角区域的工业定位能有效促进该区域的产业升级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本文以泛长三角区域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为背景,在泛长三角区域工业发展分析的基础上,基于结构和集聚的视角对泛长三角区域的工业定位进行研究。就结构而言,上海市和江苏省存在强竞争关系,上海市与安徽省存在强互补关系;就集聚而言,上海市的高端装备制造业,江苏省的中高端设备制造业和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浙江省的传统加工业,安徽省的资源导向性工业成为各自的主导工业,集聚迹象明显。泛长三角区域各省市应充分利用各自的结构与集聚优势进行准确定位,加强横向和纵向协作,加快泛长三角区域工业升级和联动。
【关键词】 泛长三角区域; 工业; 结构; 集聚;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名称:中国服务业国际化水平提升研究;批准号:11BGL099)的阶段性成果
引言:

【引言】改革开放以来,以上海市为龙头、江苏省和浙江省为两翼的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迅速、经济总量最大的地区,目前已发展成为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长三角地区也是世界上最具活力、潜力和竞争力的地区之一,被誉为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近年来,随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长三角地区的发展空间也在不断向周边地区扩散,传统意义上长三角各省市的行政边界也在逐渐被突破而呈现一种泛化的趋势, “泛长三角”格局已初显端倪。2008 年9 月公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正式提出了“泛长三角”的概念①。由于安徽省紧邻三角区域,与长三角区域工业结构与集聚优势互补明显,故本文对以沪苏浙皖为范围的“泛长三角”区域的工业定位进行研究。

作者:
黄海天;何骏
作者单位:
上海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