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经济问题探索 > 开放对我国各省市产业结构偏向性的影响

开放对我国各省市产业结构偏向性的影响

经济问题探索
Inquiry into Economic Issues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本文基于2004年-2008年中国30个省和直辖市37个工业部门的经验研究发现,地区开放从总体上促进了我国产业增长,但是在结构上却对技能偏向性的产业增长起到了抑制作用。制造业在吸纳FDI和出口贸易中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其他工业行业无可比拟的,故本文还单独对制造业29个行业的样本进行了回归分析,发现通过制造业各个行业在人力资本投入比重上的差异,地区开放程度的差异对制造业的产业增长的非技能偏向性作用表现地更为显著。
【关键词】 FDI; 产业结构; 偏向性;
引言:

【引言】我国对外开放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利益,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的困扰。随着我国开放程度的加大,我国经济受到国外经济变化影响的程度也在不断加深。2008 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对美国和欧洲造成了不小的冲击,由于资本项目和贸易项目的丝丝缕缕的联系,我国也难以独善其身,2009 年一季度GDP 增长率仅为6. 2%,创近20 年最低。并且贸易顺差引发诸多经济争端,有的来自贸易伙伴,有的来自竞争对手。与中国发生经贸摩擦最多、最激烈的国家当数美国,贸易摩擦遍及纺织品、服装、农产品等行业,保护措施包括反倾销、知识产权、人民币汇率安排等诸多领域。中国也是被竞争对手印度调查次数最多的国家,2008年共发起反倾销调查15 起,涉案金额达16. 7 亿美元,创历史最高纪录。另外我国外资的流入和出口贸易主要都集中于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区的少数省份和城市,影响我国经济区域间和产业间的协调发展。同时,由于生产资料在少数地区的集聚,造成劳动的大范围流动和集聚,也造成了一定的社会问题。我国外资流入和出口贸易主要集中于工业,尤其是工序简单、技能要求少的低端制造业,它们处于产业链低端,技术含量低,市场需求波动大,在国际市场上面临严峻的价格竞争。随着汇率上升,我国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逐渐被压缩,现有的开放模式虽然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财富,但是是否可持续成为一大问题。本文试图从开放是否有利于我国偏向技能密集型产业的经济增长的角度进行探索,以期为现实问题提供一些解决的思路和方法。

作者:
吴君;吴业明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 武警北京指挥学院;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