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引言】虽然改革开放30 多年来,我国各地经济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却一直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区域差异,区域间个体经济不同的活跃程度就是这种差异的重要表现之一。个体经济在西部地区所占的比例明显高于中东部的发达地区,在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比在东部地区更为重要的作用。迈克尔·波特等提出的创新增长理论认为,当经济处于不发达阶段时,由于缺少就业机会,大量的民众被迫自谋出路,从而使得个体经济在整个就业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在此情况下,个体经济发挥着繁荣经济的重要作用。在经济发展进入工业化阶段之后,就业机会增多,同时规模效应使得小作坊式的生产方式逐步被替代和边沿化,此时个体经济的比重开始下降,而其发展情况与经济发展的水平呈现出负相关。当进入后工业时代,随着服务业这种对于微型企业吸纳能力高的产业的兴起,个体经济将开始其新一轮的增长。回顾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的历程,它们的自雇就业率就经历了一个从高到低,再逐步回升的过程。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