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当代经济科学 > 金融开放会增加中国宏观经济不稳定吗

金融开放会增加中国宏观经济不稳定吗

当代经济科学
Modern Economic Science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金融开放与宏观经济不稳定之间存在必然联系吗?本文构建了开放经济条件下包含金融开放度和利率调整时滞的新凯恩斯主义DSGE模型,通过MATLAB随机数值模拟分析了金融开放对宏观经济稳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开放通过影响各国之间经济冲击的传导,而影响宏观经济稳定。金融开放度的增加和利率调整时滞的缩小有利于减少中国技术冲击产生的福利损失,但会增加国外产出冲击和利率冲击给中国造成的福利损失。根据目前中国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国际经济形势的复杂多变,中国应该坚持适度、灵活的金融开放策略,并且坚持国内利率市场化改革。
【关键词】 金融开放度; 利率调整时滞; 宏观经济不稳定; 福利;
引言:

【引言】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以来,金融全球化不断推进,为发展中国家引入了大量的稀缺资金,促进了工业化的快速升级。但实行金融开放的发展中国家无一例外的都遭受了严重的金融危机,例如80 年代初的拉美债务危机、1994 年的墨西哥货币危机、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1998 年的巴西和俄罗斯金融动荡、2001 阿根廷债务危机、2009 年迪拜金融危机等。随着中国金融业的进一步对外开放,国内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的联动性不断增强,外部经济冲击给中国宏观经济稳定造成的负面影响也越来越大。2008 年美国次贷危机导致中国众多企业倒闭,工人失业,宏观经济出现严重动荡。2011 年美国债务危机后,美国是否会实施第三次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成为决定中国宏观经济稳定的重要因素。

作者:
何国华;常鑫鑫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