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世界经济研究 > 知识产权保护与国际R&D溢出实证研究

知识产权保护与国际R&D溢出实证研究

世界经济研究
World Economy Study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进口贸易和FDI是国际R&D溢出的主要渠道,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是影响国际技术效应的重要因素。运用中国1985~2009的时间序列数据实证分析表明,进口贸易和FDI能显著促进国际R&D的技术溢出,且吸收能力的加强有助于技术效应的扩大。但是在现有中国经济的发展水平下,知识产权保护的加强会抑制国际技术溢出,阻碍中国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因此,作为发展中国家,完善现有教育体制和提高人力资本自主创新才是关键,同时在不违反WTO协议的前提下,应采取适度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
【关键词】 知识产权保护; 国际技术溢出; 进口; 外商直接投资;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业市场与产业集群互动的机理与对策研究”(70973115);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中国进口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CXJJ-2011-377)的阶段性成果
引言:

【引言】新贸易理论认为一国经济增长依赖于技术的进步( Grossman 和helpman, 1991; Romer,1991) ,即全要素劳动生产率( TFP) 的提高。在开放条件下,国外研发活动通过国际贸易和对外投资FDI 这两种渠道带来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Melitz, 2003) ,并促进了一国的技术进步。对于国际经济活动这种研发的外部性,将之称为技术溢出( Technology spillover)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化,一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国际R&D 溢出效应也将随之增大,对开放经济体生产效率的影响也将与日俱增。中国加入WTO10 年来贸易额由2001 年的5097. 6 亿美元跃升为2010 年的29 740 亿美元,年均增幅超过了35%,其中进口贸易增幅高达22. 4%; 实际利用外资额也由2001 年的496. 72 亿美元增至2010 的年的1088. 21 亿美元,利用外资规模逐年扩大。

作者:
张源媛;仇晋文
作者单位:
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上海财经大学财经研究所;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