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国际金融研究 > 银行资本缓冲、信贷行为与宏观经济波动—来自中国银行业的经验证据

银行资本缓冲、信贷行为与宏观经济波动—来自中国银行业的经验证据

国际金融研究
Studies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增强银行经营的稳健性、减少银行信贷行为的亲周期效应对实体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对我国经济的平稳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在对理论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和经济学分析的基础上,对宏观经济波动下我国银行业资本缓冲调整行为特征、资本缓冲对宏观经济波动产生影响的传导效应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利用2000-2010年我国45家商业银行的年度非平衡面板数据,对该问题分析提出的相关理论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1)我国银行资本缓冲与宏观经济波动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这有别于世界主要市场经济国家银行业资本缓冲与经济波动两者之间的负相关关系;①(2)我国银行业资本缓冲在经济周期上升期的提高主要是通过增加资本金②或权益的方式实现的;(3)我国银行信贷增速呈现出有悖其他市场经济国家的逆周期特征,资本缓冲与经济周期的正相关关系强化了银行信贷增速的逆周期特征;(4)资本缓冲会显著降低银行的存款溢价,而其对贷款溢价的影响并不明显;(5)资本缓冲对存款溢价的削弱作用更多地出现在经济下行阶段,而其对贷款溢价的影响效应在不同经济周期并未呈现显著差别。
【关键词】 资本缓冲信贷增速存款; 贷款利率溢价宏观经济波动;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完善我国宏观金融调控研究”(项目编号:12&ZD04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货币政策银行资本渠道”(项目编号:71073113)阶段性研究成果
引言:

【引言】巴塞尔资本协议自诞生以来极大地提高了对银行微观审慎监管的质量和效率, 但学术界和实务界几乎同时发现, 该协议内嵌的将银行资本与资产风险度紧密挂钩的机制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提高银行业风险管理能力的同时,却加剧了诸如资产证券化、对小企业的贷款歧视以及银行信贷“亲周期” 行为等效应, 从而对宏观经济的稳定运行产生了不利影响。本次金融危机后, 针对资本监管在本次金融危机中暴露出的问题, 巴塞尔委员会对其进行了重大改革, 推出了旨在防范系统性风险、强调宏观审慎监管的巴塞尔资本协议III (以下简称“巴塞尔III”)。作为宏观审慎监管措施之一, “逆周期资本缓冲” 机制在巴塞尔III 中被明确提出, 监管当局希望通过该机制提高商业银行信贷行为在经济周期波动中的稳健性, 同时客观上缓解信贷亲周期效应对宏观经济波动产生的负面影响。

作者:
黄宪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