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国际金融研究 > 宏观审慎监管视角的金融监管目标实现程度的实证分析

宏观审慎监管视角的金融监管目标实现程度的实证分析

国际金融研究
Studies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本文选择反映金融监管的经济变量解析宏观审慎监管的效应,运用定量方法对中、美、日、英四国的数据实证分析金融监管的有效性。研究结论显示,我国宏观审慎落实程度和金融监管目标实现程度均比较低,主要原因是,中央银行在金融稳定中的地位不够显著,金融监管存在顺周期性导致对系统性金融风险不够敏感;金融监管中的行政干预超越了金融法律制度影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金融系统的内在运行机制。因此,实现我国宏观审慎监管需要提高中央银行在宏观金融稳定中的地位,完善金融法律制度和强化执法效率,构建宏观审慎监管与宏观经济稳定的政策协调机制。
【关键词】 宏观审慎; 金融监管; 金融稳定; 宏观经济;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2009ZD020)的资助
引言:

【引言】美国“次贷” 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等危机接连爆发, 使得金融危机研究成为金融领域非常重要的课题。据Caprio et al. (2003) 的统计研究, 在1980-2002 年间有93 个国家爆发了不同程度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和金融危机。金融危机的接连爆发引发对金融监管体制的反思, 在看似完善的金融监管制度下, 频繁爆发的金融危机已经暴露了现有针对金融机构的微观监管功能严重失效, 单个金融机构的稳定难以确保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 功能性金融监管不能实现金融监管的总体目标, 难以有效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探索“宏观审慎” 的金融监管系统成为当务之急。

作者:
李成
作者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金融系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