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会计研究 > 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几个问题

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几个问题

会计研究
Accounting Research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随着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优化和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公共服务职能迫在眉睫,规范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已经成为提高单位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推进廉政建设,维护社会公众利益的重要手段。本文根据财政部2012年11月发布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对不同属性和业务的行政事业单位进行深入调研,结合企业内部控制的基本理论,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概念进行新的诠释,进一步划分了内部控制的范围,更加科学的定位了内部控制的目标,按照行政事业单位的特点赋予内部控制要素以新的内涵和外延,并有针对性的论述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实施机制。本文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几个重点和难点问题的讨论,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的正式执行提供相应的理论基础和经验支撑。
【关键词】 行政事业单位; 内部控制; 防范舞弊; 预防腐败; 实施机制;
引言:

【引言】近年来,随着《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的颁布和实施,企业管理制度日益健全,管理水平显著提升。我国政府在对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和创新的同时,进一步规划公共服务职能,不断深化行政事业单位体制改革。长期以来,行政事业单位作为社会公共服务提供的主体,其内部控制工作不论是在制度建设、机制设计还是监督管理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滞后性。特别是随着公民的维权意识越来越强,纳税人对财政预算披露程度和内容的要求愈发严格,公众媒体更加关注行政事业单位的“三公费用”和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可以说,建立和健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不但是新时代与时俱进和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实际体现,也是深入践行“清正廉明,心系群众”的行政宗旨,对于全面推进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和谐发展,更好地建设法制政府、责任政府和廉洁政府,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意义。干胜道和王磊( 2006) 认为内部控制可以降低政府部门中严重违法违纪问题和经济案件未能被查出的风险。国家审计署审计科研所课题组( 2007) 按照国际组织有关公共治理的意见,认为强化政府部门内部控制是实现良好政府治理的关键。2011 年11 月10 日,财政部开始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 征求意见稿) 广泛征求意见,于2012 年11 月29 日全国印发《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 试行) 》①,自2014 年1 月1 日起全国执行,正式启动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与实施的系统工程,目的就是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与监督,形成不能腐的防范机制和不易腐的保障机制。与此同时,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相关研究虽然已经取得相当大的进展,但是仍然没有建立完整的理论体系,实务界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严重制约了内部控制实施的效率和效果。因此,本文正是针对几个理论界和实务界困惑已久的内部控制难点问题进行研究。

作者:
刘永泽;唐大鹏
作者单位:
中国内部控制研究中心/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