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 猪伪狂犬病病毒新流行株的分离鉴定及抗原差异性分析

猪伪狂犬病病毒新流行株的分离鉴定及抗原差异性分析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hinese Journal of Preventive Veterinary Medicine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2011年以来我国多个省份的规模化猪场发生了新生仔猪出现神经症状和死亡的现象,为确定其是否为猪伪狂犬病病毒(PRV)感染所引发,我们利用PCR方法从死亡的新生仔猪脑组织中扩增PRV的gE基因,发现被检猪场均存在PRV野毒感染。gE基因序列分析表明,从5个省14个猪场的病料中扩增的gE基因高度同源,与以往发表的相关序列比对显示,这些分离株均属于一个相对独立的分支。病料接种Vero细胞能够产生典型的细胞病变,将命名为PRV HeN1分离株接种小鼠能够引起瘙痒、死亡等伪狂犬病症状,并且对小鼠的LD50(102.37TCID50)显著低于经典强毒PRV双城株(103.83TCID50)。此外,中和试验结果显示,PRV Bartha k61活疫苗免疫猪仅能诱导对HeN1分离株低水平的中和抗体,而HeN1分离株能够诱导较高水平的中和抗体,并具有更强的交叉中和能力。根据本实验结果推测,近期各猪场流行的PRV可能存在一定的抗原变异。
【关键词】 伪狂犬病病毒; 鉴定; 抗原差异;
【基金】 国家863计划(2011AA10A208);中央科研院所公益性基础科研业务费项目(ZBKJ201218)
引言:

【引言】猪伪狂犬病(Pseudorabies, PR) 是由PR 病毒(PRV)引起的一种猪急性传染病。PRV 可以感染不同年龄段的猪,但以妊娠母猪和哺乳仔猪感染最为严重:导致妊娠母猪流产、死胎和木乃伊胎;哺乳仔猪出现神经症状、麻痹、衰竭死亡,死亡率几乎高达100 %。在规模化猪场,一般采用PRV 基因缺失疫苗进行防制。虽然偶尔有病毒分离的报道,但总体而言该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2011 年以来,许多使用基因缺失活疫苗免疫的规模化猪场出现了疑似PR 流行,主要表现为猪群gE 抗体阳性率显著升高,母猪产弱仔、死胎,仔猪出现神经症状及死亡等。本研究对从部分省份的14 个PR 免疫猪场送检的153 份临床样品进行PRV 野毒的分离鉴定、gE 基因序列分析及血清中和试验,结果初步表明这些猪场流行的PRV 野毒具有某种程度的抗原变异。

作者:
彭金美;安同庆;赵鸿远
作者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兽医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猪病研究室; 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