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引言】黄土高原沟壑区平沟造田、小流域治理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造成表土剥离、土层混乱、生土位移形成典型的生土地,严重影响生产。豆科牧草作为优质的饲料植物资源同时具有强大的防风固沙和保持水土功能,黄土母质生土上种植豆科牧草既可以增加经济效益,又可以保护生态环境。根系是地上部“叶光系统”的基础,其分化产生规律、空间构型分布及生长的基本特点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根系在不同环境条件下表现出的特点以及各自根系发育特性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而对其他豆科牧草根系研究则较少,尤其对同等条件下不同豆科牧草根系生长发育是否存在分异报道更少。本研究选择紫花苜蓿、草木樨(Melilotus officinalis Desr.)、小冠花(Coronilla buxifolia Hance.)和红三叶(Trifolium pratense L.)4种人工草地主要草种为研究对象,考虑不同植物种对土壤养分需求存异,为避免土壤养分的影响,选用土壤理化性质本底值极低、处于黄土母质状态的生土土壤为试验基质,试图在极度缺乏基本营养的相同本底条件下,探讨在同一时间同一研究方法下根系生长的数量特征差异,弥补以往单一研究的不足,以期为人工草地的可持续利用、豆科牧草高产栽培、退化天然草地的恢复以及选择生态与生产效益俱佳的豆科牧草提供决策依据。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