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黑龙江社会科学杂志 > 文学欣赏·文学接受·文学消费—近60年来中国文学阅读理论范式转型反思

文学欣赏·文学接受·文学消费—近60年来中国文学阅读理论范式转型反思

黑龙江社会科学杂志
Heilongjiang Social Sciences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文学阅读理论经历了从文学欣赏到文学接受再到文学消费等三次重要的范式转型。社会生活尤其是文化生活的改变无疑是导致文学阅读理论范式转型的根本原因,文学状况发生改变则是引起文学阅读理论范式转型的直接原因。文学阅读理论范式转型带来了文学史的改写和文学要素重构等一系列深层次的文学思想变化。对于文学阅读理论范式的流变,我们既要看到它适应时代要求方面的积极价值,同时也不应回避其理论原创性先天不足和在理论借鉴上未能真正中国化等内在缺陷。在21世纪建设中国文学阅读理论时,我们必须增强回应现实的问题意识,秉持多元共生的建构姿态,自觉融汇理论的民族色彩。
【关键词】 中国文学阅读理论; 文学欣赏; 文学接受; 文学消费;
引言:

【前言】文学阅读理论作为文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范式的变化往往会对整个文艺理论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新中国成立60 年以来,中国的文学阅读理论经历了从文学欣赏到文学接受再到文学消费等三次重要的范式转型。应该说,这对于拓展人们的理论视野,提高审美鉴赏能力,乃至转换文艺思维方式,都具有积极的理论建构价值。但与此同时,我们注意到,这一理论范型的流变也凸显了中国文学阅读理论自身发展的若干缺失与不足,这就需要广大文艺理论工作者进行深刻的检讨,使之成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学阅读理论形态时的宝贵经验。

作者:
彭松乔
作者单位:
江汉大学语言文学研究所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