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林业经济问题杂志 > 伊春国有林林改职工投资行为分析

伊春国有林林改职工投资行为分析

林业经济问题杂志
Issues of Forestry Economics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通过分析林改职工投资行为特征,探讨影响林业投资的深层次制度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林改职工具有林业投资率低、营投资意愿下降较快、倾向于短期效益明显的项目等行为特征,生态效益体现不明显;虽然影响林改职工投资行为的主要原因是资金不足、林业税费高、营林风险高等因素,但深入分析可以发现林改职工投资行为却是在限额采伐管理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约束下的一种理性选择;只有对限额采伐管理和生态补偿这两项林业制度做出适当调整,林改职工才会调整林业投资行为关注生态效益,进而推动中国现代林业的建设进程。
【关键词】 林业职工; 林权制度; 改革; 投资; 伊春;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DL10CC08);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0B045)
引言:

【引言】中国林业建设严重滞后于中国国民经济整体发展水平,这一点毋庸置疑。一方面,中国林业不能提供充分的生态服务产品,生态环境严重失衡,旱灾、水灾、风灾、泥石流、沙尘暴等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造成巨大的社会经济损失; 另一方面,林产品供不应求,不能有效满足人们生活、社会生产的需求,林产品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直观的看,林业建设资金投入与需求之间的差距是制约林业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林业资金是推动林业产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条件,林业投资规模和方向将直接影响着林业的发展速度和方向。中国的林业投资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资金、国家开发银行和国外资金,社会资金在中国林业建设中还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国有林区林改职工的资金投入是林业投资的重要社会来源之一。伊春国有林区自2006 年4 月29 日开始进行林权制度改革,改革后的原国有林业企业职工身份发生显著的变化,通过承包国有林地获得相应的森林经营权利,成为独立的投资经营主体。近年来,专家学者对黑龙江省伊春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进行了林改后承包户投资及收入的调查、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成果的评价分析、改革林权制度创新发展模式( 国有林地承包经营) 的调查、林权制度改革试点百户职工的实证分析、林权改革效果的调研、林权制度改革试点的焦点透视、终于有了自己一片青山的阐述、国有林产权制度改革的思考、国有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研究、国有林权制度改革问题的思考。进一步深入分析国有林林权改革后林业职工的投资行为,探讨其投资倾向的内在形成机理,能在一定程度上管窥阻碍社会资金大规模进入林业建设的关键性制约因素,以便据此改善林业投资环境,为社会资金的广泛进入创造条件,将会有力地推动林业产业现代化的进程。

作者:
付存军;耿玉德
作者单位:
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