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引言】目前黑龙江国有林区林业产业总体上呈现过度竞争的市场结构,其主要表现为林业企业的竞争主要以价格为主,品牌意识淡薄,技术创新能力较差,未能形成大企业主导、中小林业企业共生的产业组织模式,市场运行效率较低。产生这种低市场绩效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其中林区较低的生产效率是难辞其咎的。全要素生产率(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简称TFP) 作为市场绩效的衡量是评价产业市场关系优劣的重要指标,它代表剔除资本要素和劳动要素以后,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等因素带来的产出的增长。近年来,国外有专家学者利用DEA 方法测算了西班牙木材产业的生产效率、估计了1947 ~2000 年美国锯材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指数、利用DEA 方法与Malmquist 指数测算了1990 ~ 2002 年加拿大木材加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了税收优惠政策对加拿大锯材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和资本形成的影响、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法研究了爱尔兰营林业和木材工业的生产效率、利用SFA 方法研究了美国区域锯材产业的技进步变化、技术效率变化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关系、利用Malmquist 指数测算了重组后台湾林业产业的生产率; 国内在林业TFP 方面的研究较少,主要是测算了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的技术效率、规模经济、技术进步和TFP 的变化趋势,对中国林业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进行了实证研究。虽然国内外各行业全要素增长率以及其增长因素的研究文献数量可谓汗牛充栋,并且质量较高,但因所用的估计方法、数据可比性、处理方式不同等原因,分析结果差异性较大,研究仍需进一步深入。通过评价2003 ~ 2009 黑龙江国有林区林业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分析其影响因素,从而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便改善黑龙江国有林区林业企业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