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黑龙江社会科学杂志 > 自主创新三层三维激励机制新探

自主创新三层三维激励机制新探

黑龙江社会科学杂志
Heilongjiang Social Sciences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中国的自主创新已取得较大成果,但与其他国家相比仍存在不小差距。寻根溯源,创新激励层次不清晰、作用发挥不到位和机制不活等难辞其咎。为此,有必要就自主创新激励机制的三个层次、三个维度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就国家层面而言,积极拓宽激励范围并综合运用各种激励方式至关重要。产业层面的自主创新激励机制则应以延伸产业链为导向,逐步形成各产业在全国各地区的合理布局,并考虑政策对企业的扶持期限,以避免资源的浪费与恶性竞争。而对于企业创新人员的政策激励方面,则应坚持物质激励为主和精神激励为辅的原则。
【关键词】 自主创新; 三层三维激励机制; 国家; 产业; 企业创新人员;
引言:

【前言】自主创新作为中国一项基本国策早已家喻户晓并深入人心,近年来,也取得了不少成果,但与亚洲其他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据悉, 2008 年,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比例仅为1∶ 0. 163,而日韩两国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比例则在1∶ 5 ~ 1∶ 6 之间,显然,在技术引进上中国虽与日韩一样支付了相同的成本,但创新的产出却有天壤之别。寻根溯源,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但创新激励层次不清晰、作用发挥不到位和机制不活等难辞其咎。为此,有必要就自主创新激励机制的三个层次、三个维度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即先把自主创新的激励对象分为国家、产业和企业创新人员三个层面,然后,在每个层面内再根据激励机制的空间、时间、创新主体等三个维度及诉求问题提出相应的激励措施。

作者:
唐现杰;刘文峰
作者单位:
哈尔滨商业大学会计学院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