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黑龙江社会科学杂志 > 论公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共存共强

论公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共存共强

黑龙江社会科学杂志
Heilongjiang Social Sciences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公民社会是与政治国家相对应的分析范畴,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契约文化为中轴,以尊重和保护公民基本权利为宗旨的社会自主领域。现代国家兼备阶级统治、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职能,其基本特征是政治性,核心是公共权力。公民社会与政治国家各有其局限性,公民社会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滋生极端个人主义、导致社会两极分化,它不是民主政治的充分条件;政治国家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淹没公民社会、背离公共利益、权力寻租以及政治合法性危机。公民社会与政治国家应建立起良性互动关系,以克服各自的消极方面,超越"零和博弈"走向"正和博弈",形成双向适度制衡和发展型互惠,形成政治国家能力强大、公民社会富有活力的新局面。
【关键词】 公民社会; 政治国家; 局限性; 互动;
引言:

【前言】公民社会理论在中国兴起后,学术界存在着一种普遍的价值趋向———克服政治国家本位走向公民社会本位,即在公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关系中倾向于将公民社会视为积极的、正面的对象,而将政治国家看做消极的、负面的,需要遏制甚至克服的事物。前者成为自由、民主和解放的象征; 后者则沦为束缚、专制和僵化的符号。本文力图在厘清公民社会和政治国家的基本内涵的基础上,考察公民社会与政治国家各自的局限性,进而探究推进两者良性互动的机制。以期对正在形成热潮的公民社会问题研究和中国公民社会健康发展有所助益。

作者:
伍俊斌
作者单位: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科社教研部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