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植物保护学报 > 稗草生防菌新月弯孢菌Culvularia lunata菌株J15(2)的安全性和致病力

稗草生防菌新月弯孢菌Culvularia lunata菌株J15(2)的安全性和致病力

植物保护学报
Acta Phytophylacica Sinica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为了确定生防菌新月弯孢菌Culvularia lunata菌株J15(2)的安全性及防除稗草的潜力,研究了该菌株的寄主范围,接种孢子时稗草叶龄、接种后保湿时间、接种浓度对该菌株致病力的影响,土壤带菌对稗草出苗的影响,以及与化学除草剂的相互作用。结果显示,菌株J15(2)只能在稗草上侵染并扩展;接种孢子后保湿24 h,对2叶期稗草抑制率可达55.6%,对1.5叶期稗草抑制率可达100%;保湿48 h,对2叶期稗草防效提高至91.6%;接种孢子量需达1012孢子/hm2才能较好地抑制稗草生长;土壤带菌亦可抑制稗草生长。该菌与化学除草剂精噁唑禾草灵或二氯喹啉酸混用能显著提高除稗效果,菌株J15(2)3.3×1012孢子/hm2分别与精噁唑禾草灵有效剂量3.83 g/hm2、二氯喹啉酸有效剂量250.00 g/hm2混用,对稗草防效分别为99.5%和88.6%,远高于这两个除草剂单用时的药效。该试验结果表明,菌株J15(2)具有作为微生物除草剂的开发潜力。
【关键词】 稗草; 新月弯孢菌; 致病力; 化学除草剂; 混用效果;
引言:

【引言】稗草E chinoch loa crus-galli是农田恶性杂草, 广泛分布于热带和温带地区, 其根系发达, 吸肥能力强, 与水稻的伴生性强, 极难清除 。目前, 稗草的防除主要依赖于化学除草剂。化学除稗在我国大面积推广和应用, 挽回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但又造成环境污染和杂草抗药性问题。黄炳球等于1991-1993年对我国3 大栽培类型稻区内9个监测点的稗草抗药性水平发展动态进行监测, 结果显示, 稗草对丁草胺已产生了明显的抗药性; 连续使用丁草胺10年以上地区, 稗草对禾草丹( thiobencarb)的抗药性水平也较高, 两者之间还存在交互抗性的迹象。一些多年使用二氯喹啉酸的地方, 稗草也产生了抗药性, 如湖南、浙江、山东、辽宁等地; 施用高浓度二氯喹啉酸, 会抑制真菌和产氢产乙酸细菌数量, 不利于水田土壤微生物种群结构的稳定和多样性保护。因此, 人们希望开发生物除稗技术以缓解因化学除草剂使用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作者:
韦韬
作者单位: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