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创新的影响因素及影响机理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创新的影响因素及影响机理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影响哲学社会科学方法创新的因素可分为主体因素、保障因素、动力因素三类。主体因素即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个人因素,是最直接的影响因素;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物质条件、管理体制与机制、文化氛围、科研团队建设分别为哲学社会科学方法创新活动提供了物质保障、制度保障、文化保障和组织保障;政府支持、技术发展、社会需求又为哲学社会科学方法创新提供了前进动力。政府可通过加大投入、改革体制、支持团队建设、倡导创新文化、搭建交流平台等方式进一步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创新。
【关键词】 哲学社会科学; 方法创新; 影响因素; 影响机理;
【基金】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招标项目(09JDZ000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0zd&019)
引言:

【引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但与自然科学与技术的快速发展相比,却存在重大成果相对欠缺等问题。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对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鼓励哲学社会科学界为党和人民事业发挥思想库作用,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走向世界”。显然,在学科体系、学术观点和科研方法创新这三者之中,方法创新是基础支撑。不少有影响的学术观点就是在方法创新的基础上提出的,而且某些研究方法创新本身就具有巨大的学术价值。因而,探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创新的影响因素与影响机理有着格外重要的意义。

作者:
范柏乃;徐巍;张维维;邵青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