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休闲与幸福:错综复杂的关系

休闲与幸福:错综复杂的关系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幸福感概念构建在人具有主动性这一假定上,即人们若欲获得幸福,必须积极行动,唯有借助个人努力才可实现。幸福感亦为目标,一旦达成便可证明一个人整体的幸福。因此,我们愿意朝着幸福和良好的生活品质而努力这一事实,也更深刻地诠释了幸福的本质。另外,心理和社会的双重积极是幸福感的源泉。幸福的人总能积极地对待生活,不论眼前还是今后。休闲能够带来幸福,但休闲并非幸福本身。事实上,休闲是一种活动,是人们在空闲时间为了让生活变得更精彩、更有意义而做的事情。总体而言,我们如果因某种休闲活动而感到幸福,表明我们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满足。虽然休闲并不等同于幸福,但毋庸置疑,它对创造幸福至关重要。我们在休闲研究中绝不能忽略休闲与幸福这个当今生活中最具活力领域之间的联系,否则,我们将会丧失提升休闲与科学及公众之间关联性的机会。
【关键词】 休闲; 幸福; 幸福感;
引言:

【引言】生活中枯燥乏味之事总是接二连三,但其中依然交织着对幸福生活持久而美好的讨论。虽然在这些时髦讨论中,有些建议华而不实且太过简单,但整体而言,讨论幸福是一件好事,至少它强调的是积极因素,而且促使人们从幸福的角度来思索人生。理查德·莱亚德以描述性的说法将幸福定义为一种心情愉快并享受生活的状态12。而另一些思想家则认为幸福是瞬间的(短暂的),“被认为是反映一个人当前时刻的瞬间情感”208,支持这种说法的例子有:“我为自己的考试成绩感到开心”,“派对很成功,我很高兴”,“那一天能得那个奖,我很高兴”。我们可以将这些称为“短暂幸福”,因为所谓的“当前时刻”可能持续几分钟甚至几天。与此相反,另一些思想家们则把幸福视为对人生中更长一段时间的描述,如“我有一个幸福的童年”、“我在这个社区的几年时光很幸福”、“我退休后会很幸福”等话语中表达的“幸福”。在这一点上,迪尔纳认为幸福和主观幸福感是一致的。他所说的幸福感是由积极的情感和生活的满足结合而成的。同样地,凯斯把社会幸福感定义为:“一种没有负面境况和感受的状态,一种成功调整自己并适应这个不安定世界的结果”121。以乐观态度来看待此事,我们可以把幸福感看做是拥有健康的体魄、适量的财富以及日常的快乐和满足,这就是“长久幸福”。

作者:
罗伯特·斯特宾斯;刘慧梅
作者单位:
卡尔加里大学社会学系; 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 浙江大学亚太休闲教育研究中心;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