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引言】孔子所处的春秋末期,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混乱时代,社会无序,伦理纲常严重错位,子弑父,臣弑君的事层出不穷,重利轻义者更是比比皆是,诸侯国之间为争霸称雄更是尔虞我诈,弱肉强食。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正是最好的写照。孔子面对这违反伦理道德的社会,大声疾呼:是可忍,孰不可忍。为此,孔子创建了一整套内涵丰富的伦理思想,希望能够恢复西周时期的伦理秩序,实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正名。孔子的伦理思想博大精深,在天人关系、人性、人生理想、人生问题中涵盖了人的宇宙观、理想人格、人伦道理、教育等问题。本文从对行政人格塑造的角度凝练出“仁”、“忠恕”这两个范畴,并且对这两个范畴的内涵予以分析,阐释其对于当代行政人员人格塑造的意义。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