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引言】权利意识是特定社会的成员对自我利益和自由的认知、主张和要求, 以及对他人认知、主张和要求利益和自由的社会评价。权利意识是一种社会意识,受到历史传统、文化价值、社会制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人, 权利意识强弱程度不同。在中国, 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 中国公民权利意识表现出日益增强的趋势 。儿童的权利意识不可避免地受到宏观环境的影响, 研究显示, 以五分制计分, 当前初中儿童的权利认知平均分可达到4. 25 分左右。社会环境为儿童权利意识的发生提供了外部条件, 家庭作为儿童生存的微环境, 其中的相关变量直接作用于儿童权利意识的产生和发展。儿童的社会知识、道德规范和社会行为首先是从家庭中获得的, 社会的价值观念也是首先通过父母传递给孩子的。许多来自心理学领域的研究表明,当父母采取民主型教养方式时, 其子女往往是自信的、自尊的、独立的、自主的。而在专制型的家庭中,儿童多表现出没有主见, 缺乏自信, 无原则地服从等消极人格特征。积极的人格特征往往和比较浓厚的权利意识相联系, 而拥有消极人格特征的个体往往不敢主张个人权利。因此, 父母教养方式是家庭系统中影响儿童权利意识的重要变量。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