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中国特殊教育杂志 > 流动儿童亲子沟通特点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流动儿童亲子沟通特点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中国特殊教育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Special Education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为探讨流动儿童亲子沟通的特点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采用亲子沟通问卷、主观幸福感自我评定量表、自尊问卷和问题行为问卷对北京市1016名流动儿童和446名城市户籍儿童施测。结果发现,与城市儿童相比,流动儿童亲子沟通的频率、时间和主动性较低。在亲子沟通各维度上,城市儿童得分都显著高于流动儿童。在流动儿童与父母沟通的倾听反应维度上,女生得分高于男生。在父子沟通的开放表达、分歧冲突解决和理解性维度和母子沟通的开放表达和倾听反应维度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初二年级得分最低。流动儿童亲子沟通的开放表达、理解性和分歧冲突解决维度可正向预测主观幸福感,亲子沟通的四个维度都可正向预测自尊,开放表达和理解性负向预测内化问题行为,理解性、倾听反应和分歧冲突解决负向预测外化问题行为。由此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流动儿童与父母的沟通频率低,时间短,主动性不强,沟通质量较低。亲子沟通各维度可显著预测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 亲子沟通; 流动儿童; 心理健康;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青少年社会适应的保护性因素与危险性因素的评估”(05JJDXLX001)
引言:

【引言】亲子沟通是指父母与子女之间交换信息、观点、思想、情感和态度, 以达到相互了解和理解的互动状态和结果。近年来, 在亲子关系研究领域中, 研究者开始关注家庭系统和亲子双向关系的变化, 亲子沟通逐渐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国内外的大量研究表明, 亲子关系影响着青少年的适应和发展, 良好的亲子沟通对青少年的个体化和社会化进程有促进作用。Jackson等人发现, 积极的家庭沟通与较高的家庭关系满意度、较少的家庭冲突、高自尊以及积极的应对策略正相关;不良的亲子沟通对青少年的问题行为有预测作用。Hartos 和Power 发现良好的母子沟通与青少年的问题行为有显著负相关。雷雳等人的研究表明, 亲子沟通质量直接影响初中生的同伴关系、心理健康和学业成绩。

作者:
陈丽;刘艳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