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高等教育研究 > 国民政府初期对北平高等教育的整顿—以北平大学为中心的考察

国民政府初期对北平高等教育的整顿—以北平大学为中心的考察

高等教育研究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国民政府定都南京之后,围绕控制高等院校数量及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对高等教育大加整顿。对北平地区高等教育,国民政府主要就大学滥设、院系设置混乱、教师兼职现象严重以及学校风潮不断等方面进行了整顿,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整顿工作阻力重重,尤其在对北平大学的整顿工作中,虽院系结构调整方面的政策基本得到落实,在限制教员兼职以及整顿学校风潮等方面却未能如愿。同样,该校院系结构的调整也非一帆风顺,政府和学界两种势力之较量如影随形,致使政府的整顿效率深受影响。
【关键词】 国民政府初期; 北平高等教育; 北平大学;
引言:

【引言】在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北京高等教育格局历经了数次变动。先是奉系军政府于1927年8月6日改组北京的国立9校为“国立京师大学校”①。1928年,北伐军占领北京后,国民政府于6月20日改北京为北平。同年7月19日,南京国民政府令北平国立各校合组为“国立中华大学”。8月,国民政府决定实行大学区制,以北平为中心组织了北平大学区;9月21日,国民政府遂令“国立中华大学”改为“国立北平大学”。国立北平大学除原来国立京师大学校合并的9所高校外,还包括俄文法政专门学校、天津北洋大学、保定河北大学,这些学校改组为11个学院、2所附属中学、2所附属小学、1所蒙养园。此时的北平大学有北大学院②、法学院、第一、二工学院、第一、二师范学院、农学院、医学院、女子学院、艺术学院、俄文法政学院。1929年7月1日国民政府宣布停止大学区制,北平大学区亦难以为继。北平大学北大学院、第一师范学院、第二工学院于1929年8月脱离该校独立,分别称为北京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及北洋工学院。此后,原北平大学校仍称为北平大学,其第二师院于1929年12月,改称为女子师范学院,第一工学院改称为工学院,到1930年4月,北平大学有8个学院:法、工、医、农、女子学院、女子师范、俄文法政、艺术学院。于是北平高等教育界中,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平大学及清华大学形成国立四校鼎立之势。

作者:
田正平;陈玉玲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