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社会科学研究杂志 > 突发公共事件妥善处置分析研究—以高校为例

突发公共事件妥善处置分析研究—以高校为例

社会科学研究杂志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妥善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对那些对社会危害程度定为特别重大、重大的突发公共事件,要做到"快、围、导";因思想、情绪、感情上的问题引发的突发公共事件,要通过加强思想教育与情感的感化来解决;因生活实际问题引发的公共突发事件,要通过相关管理部门统筹协调解决;因管理制度缺陷和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而引发的突发公共事件,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实现管理制度的科学化来解决;"妥善处置"包括指导思想上的"柔性",感情投入上的"柔情",处置手段上的"柔和";"妥善处置"要求将政治哲学、心理学、管理学、信息技术和音乐艺术等成果运用于处置过程中。
【关键词】 高等学校; 突发公共事件; 柔性处理;
【基金】 教育部2006年哲学社会科学重大委托项目(教思政司函[2006]39号)“高校公共突发事件处置体制机制及保障工作研究”;重庆市教委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高校公共突发事件柔性化处置研究”(07sk045)
引言:

【引言】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 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第一次把“ 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 首次写进了党的重要文献。党的十七大也指出: “ 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这充分表明了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清醒认识, 充分表明了党对当前凸显的公共突发事件的高度重视。我国政府在《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中指出, 突发公共事件是指“ 突然发生, 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 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社会安全事件”。因此, 从某种意义而言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有一定群体参与的、可能导致社会严重危害的事件。

作者:
谢怀建
作者单位: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