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文艺争鸣杂志 > 闲逸与生态时代劳动伦理—关于陶渊明回归诗学的再阐释

闲逸与生态时代劳动伦理—关于陶渊明回归诗学的再阐释

文艺争鸣杂志
Literature and Art Forum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正>在中国古代著名诗人中,像陶渊明这样长期生活在底层、亲自从事劳动生产的诗人的确不多。因此,"劳动"便成为当代陶渊明研究中的一个亮点,并被予以高度评价。游国恩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中写道:"由于诗人亲自参加了农业劳动,并由衷地喜爱它,劳动,第一次在文人创造中得到充分的歌颂。他的一些田
【关键词】 陶渊明研究; 劳动力; 生态时代; 伦理; 劳动者; 中国文学史; 回归; 马克思; 农业劳动; 资本家;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3BZW007)的最终成果
引言:

【引言】在中国古代著名诗人中,像陶渊明这样长期生活在底层、亲自从事劳动生产的诗人的确不多。因此,“劳动”便成为当代陶渊明研究中的一个亮点,并被予以高度评价。游国恩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中写道:“由于诗人亲自参加了农业劳动,并由衷地喜爱它,劳动,第一次在文人创造中得到充分的歌颂。他的一些田园诗还表现了只有一个劳动者才可能体会的思想感情⋯⋯不仅表现了与剥削阶级寄生观点鲜明对立的依靠劳动生活的思想;而且表现了不辞辛苦、坚持躬耕的顽强态度。这些都超出一般士大夫的思想意识,使他的田园诗闪烁着进步的思想光辉。”逯钦立先生在其《读陶管见》一文中,也极力强调陶渊明“长期的农耕劳动和斗争生活”的意义,认为这“使陶渊明逐步扬弃了封建教养,感染了农民的思想品质,一定程度地超越了阶级局限。他从坚持躬耕自姿思想到要求人人劳动天下平等的思想,创作思想不断发展和提高”。为了突出“劳动”的意义,文章还有意把“退隐”与“躬耕”作出区别,认为“退隐”只是“躬耕的前提条件,“躬耕”才是陶渊明的最高价值与意义。因此,文章认真地告诫读者,不要过分地推崇那些歌颂隐居的诗篇,只有参加劳动一类的作品“才是陶渊明的代表作,代表着他的特殊成就和最高成就。只有把握了这一点才能了解陶渊明及其写作的进步意义”。

作者:
鲁枢元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文学院; 山东大学文学院;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