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引言】当批评家的目光转向网络世界,他首先会遭遇传统批评未曾遭遇的深刻困惑,即他面对的将是海量的文本。批评对象不再清晰、有限和规整,而是丰富,驳杂而无序。在这一刻,批评者如置身于浩瀚的“迷宫”与“海洋”——这就是所谓的“赛博空间”,深感无力掌控而手足无措。白烨认为,在网络文学面前,传统批评范式呈现出“有限性”,表现在“一个日渐缩小的批评在面对一个不断放大的文坛”,作品数量太多,批评家难以找到“点”。洪治纲认为,数字媒介造成了批评家“甄别的无序”。一方面,批评者要在海量的文字中甄别文学与非文学;另一方面,点击率的时尚化、商业化又使其丧失了基本的区分作用,故批评者既“无法从所有原创作品中迅速有效地确立批评对象”,又“无法借助网络自身的‘点击率’来实现目标的甄别”。如何在赛博空间中顺利航行、定位而不致无所适从,就成为文学批评在这个超空间里必须要解决的后现代地理学。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