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隐晦的权利”—国企工会角色与工人劳动保护

“隐晦的权利”—国企工会角色与工人劳动保护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在发展主义和效益至上的改革逻辑主导下,职工权利"隐晦"在国家利益和市场霸权的意识形态迷雾之中,失去个体权利本位的国企工会在履行自身职责时更多地停留在"参与"、"配合"、"协助"等"有名无实"的层面。工会的多重身份间的冲突也迫使它们在处理劳动争议事件时,小心翼翼地在国家、企业和工人之间进行"摆平理顺",其"见机行事"、"听从指示"和"立即了断"等行动策略,显露出独立于国家和企业之外的自身利益。
【关键词】 国企工会; 劳动保护; 角色冲突; 行动者;
引言:

【引言】20 世纪80 年代开启的经济体制转型和社会体制转轨,推动国企劳动关系迈向了市场化的征途。在这一进程中,工人利益在“国家需要”和“企业发展”的改革逻辑中被逐步遮蔽和侵蚀,从1997 年国有企业的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到2002 年大型国企的主辅分离、辅业改制,近三千万职工“实现”了身份剥离和转换,以资本为核心、以劳动为从属的雇佣关系渐趋成形。具体言之,国企劳动关系发生了如下几点演变:在劳动关系的运行机制上,企业主导的市场调节逐步取代政府主导的行政控制,市场化成为劳动关系的主轴;在劳动关系的运作性质上,企业和劳动者两个独立利益主体所构成的劳雇关系逐渐显现,以国家作为全社会代表的利益一体化的劳动关系渐趋退场,劳资化成为劳动关系的内核;在劳动关系的利益分配上,工人与企业经营管理者之间的分化不断扩大和增强,层级化成为劳动关系的样态。

作者:
刘威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