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东岳论丛杂志 > 审美“物化”的三重境界浅说

审美“物化”的三重境界浅说

东岳论丛杂志
Dongyue Tribune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物化"的境界是一个层进式的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是"兴境",也即"兴而超然之境";第二重境界是"化境",也即"化而无我之境",也就是王国维所说的"无我之境",第三重境界是"游境",也即"游而至乐之境"。这是"逍遥游"的境界,是"神与物游"、"物我两忘"的"至乐之境"。因此,"物化"的境界也就包含了"兴"、"化"和"游"这三个重要的方面,是"兴"而"超然"、"化"而"无我"、"游"而"至乐"的境界。"兴"侧重于心灵内部的提升,是"内孕"的过程;"化"侧重于主体外部的超越(即超越自身,齐平万物),是"外化"的过程;而"游"则侧重于新的主体的自由活动,是"物化"的最高境界。
【关键词】 物化; 境界; 兴; 化; 游;
引言:

【前言】迄今为止, 专家和学者对庄子的“物化”说进行研究的很多, 且已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遗憾的是尚缺乏对物化境界的充分研究。至今, 除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论及了“ 无我之境”之外, 再未有单独的针对物化境界的研究文章。有的文章虽有所涉及, 大多往往是一语带过, 或仅仅认同为“ 无我之境”, 如徐复观先生在《中国艺术精神》中说过这样一句话: “ 物化的境界, 完全是物我一体的艺术境界”¹ 。我认为, “物化”的最高境界并非仅仅是“ 物我一体”或“ 无我之境”, 而是“逍遥有我之境”, 是一个逍遥游的至乐之境, “ 物化”境界应是一个层进式的三重境界: 即兴而超然之境--化而无我之境--游而至乐之境。当然, 我在这里并不是否认王国维先生对“无我之境”的阐释, 更不是肯定朱光潜先生对王先生“ 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的重新认识。我们知道, 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曾把意境分为两类, 即“有我之境”和“ 无我之境”; 他说:“ 有我之境, 以我观物, 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 以物观物, 故不知何者为我, 何者为物”。

作者:
栾芳
作者单位:
烟台大学文学院 山东烟台264005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