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中国卫生产业 > 布洛芬混悬液与对乙酰氨基酚在小儿高热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布洛芬混悬液与对乙酰氨基酚在小儿高热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国卫生产业
China Health Industry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目的评价布洛芬混悬液与对乙酰氨基酚在小儿高热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面的对比。方法将符合小儿高热的门诊留观患儿384例随机分为布洛芬混悬液组(A组)和对乙酰氨基酚治疗组(B组),2组均192例,进行5d的疗程。结果治疗后1h,A组患儿的总有效率46.88%,B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21.88%,A组治疗效果优于B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4h,A组患儿的总有效率84.90%,B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54.17%,A组治疗效果优于B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临床的治疗工作中,如果是要快速降低高热患儿的体温可选用布洛芬混悬液。
【关键词】 布洛芬混悬液; 对乙酰氨基酚; 小儿高热;
引言:

发热是儿科临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一般认为肛温38.5℃以下为低热,超过39℃为高热,超过40℃为超高热。发热是机体防御疾病,抵抗病原入侵的一种保护性反应,是人体调动免疫系统抵抗感染的一个过程,但持续高热会增加患儿机体耗氧量增加,严重者会导致高热惊厥甚至神经系统损害。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当小儿肛温高于38.5℃时应采用安全的解热药治疗。布洛芬为非甾体抗炎药,具有明显的解热镇痛作用,属于较新的的药物,早已应用于成人。对乙酰氨基酚是较经典的儿科临床常用退热剂。本研究拟对布洛芬混悬液及对乙酰氨基酚治疗小儿高热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比较,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

作者:
贺健
作者单位:
都江堰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