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国外社会科学杂志 > 西方后现代历史哲学对历史编纂的影响及其局限

西方后现代历史哲学对历史编纂的影响及其局限

国外社会科学杂志
Social Sciences Abroad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自20世纪70~80年代以来,西方史学界出现了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想。后现代主义哲学的论证策略是,通过对历史著述的话语分析,展示出它们的文本性、叙事性和修辞性,并由此将它们归结为一种文学制品或想象之物。针对后现代主义哲学给历史编纂带来的一些积极和消极的影响,我们理应作出合理的分析和批判。
【关键词】 后现代历史哲学; 历史编纂; 客观性;
引言:

【前言】面对后现代主义的挑战,有不少历史学家持抵触态度,因为它与他们自己对历史研究的理解和体验相去甚远。美国历史学家贝林(BernardBailyn)比较典型地表达了这种态度。他说:“对过去实在之再现的精确和适当,对所撰写的事实的逼真和接近,这些仍然是衡量优秀历史著作的标准。”¹英国历史学家布伦特(A.Brunt)也宣称:“历史学家的目的无疑是发现-事物实际发生的情况.,尽管他也意识到,他不可能获得完全的成功。”º哈斯克尔(ThomasL.Haskell)则坚决捍卫历史的客观性,反对从历史学中剔除“合理性”、“逻辑性”和“真实性”等字眼。»

作者:
董立河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人文及社会科学部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