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天津社会科学杂志 > 公平分配:考问当代中国的公平理念

公平分配:考问当代中国的公平理念

天津社会科学杂志
Tianjin Social Sciences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公平分配是社会生活永恒的道德难题。绝对的公平不过是一种理念,不可能成为现实生活中的事实,因而公平分配只能是一种制度选择。当前中国社会的公平分配不应是简单地缩小差距,而应该是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使每一个社会成员在社会分配过程中都受到公平的对待,获得其应得份额,从而实现社会生活成本的合理负担。
【关键词】 公平分配; 社会公正; 贫富差距;
引言:

【前言】在近年来有关公平分配的讨论中,人们更多地把其理解为经济问题,同时,由于近年来我国社会贫富差距日益扩大,人们也大多把注意力集中在缩小贫富差距和收入差距上。笔者认为,公平分配在本质上不是经济问题而是道德问题,面对资源相对稀缺的环境,绝对公平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的,我们只能在一定的公平理念指导下,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而实现相对的公平。尽管社会正义是人类永恒的道德追求,每一个时代的人们都曾为实现社会资源的公平分配而不懈地努力着,但是,完全符合正义的社会以及绝对公平的分配却从来没有出现过。事实告诉我们,绝对公平不过是一种理念。英国学者布莱恩·巴里说:“正义理论是一种有关各种可辩护的社会制度安排的理论”,任何一种正义理论,在实质上都不过是“对于人与人之间不平等关系的辩护”¹。如果此说不错的话,我们也可以由此推论说,任何一种“公平分配”理论或者公平分配方案,在倡导某种公平的同时,也都在事实上维护着某种不公平。

作者:
孙晓春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